岳阳市人民政府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62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岳阳市人民政府2025-06-05
浏览量:1|| | ||

  岳政字〔2025〕6号  A类  同意公开


王岳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君山银针产区茶文旅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君山银针历史悠久,自唐代就已享誉天下,被称为“黄翎毛”,作为贡茶进献宫廷。其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千年以上的种植、培育历史、特有的传统手工炒制技艺与冲泡技法,形成了独特的君山银针茶文化,成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024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32.17万亩,茶叶年产量3.48万吨(其中黄茶产量1.04万吨);岳阳黄茶品牌价值突破30.84亿元,岳阳黄茶带动的茶叶综合产值超89亿元。已发展国家级茶叶优势区域县3个、省级茶产业重点县6个,国家级标准茶园7个,省级茶叶特色产业园16个,省市级茶叶龙头企业3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76家,茶叶经营主体578家,有君山、巴陵春、兰岭、洞庭春、洞庭、九狮寨等6个中国驰名商标,带动近6.5万户农户增收致富。各级各部门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现高位推动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每年年初拟定年度目标,出台工作要点,部署全年工作,对照时间节点推动落实。

  二、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支持力度

  市财政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支持我市茶产业发展。2014年起,每年预算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2017年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至2024年,市财政统筹整合项目资金4600万元,同时争取省级财政资金3900余万元,持续支持全市茶产业发展。

  三、推广公共品牌,加大品牌宣传

  全方位矩阵宣传。利用岳阳日报、广播电台、高铁专列、高铁站电子屏、城区入口大型电子屏、固定灯箱广告、G240广告长廊等媒介进行宣传;在央视CETV-1频道播出的国学春晚《听雨悟孝》节目植入“君山银针·岳阳黄茶”广告,我市茶人李琼芳表演君山银针茶艺;在央视CCTV-17播放“君山银针·岳阳黄茶”10秒影视广告。2022年,“君山银针·岳阳黄茶”成功在天安门《辉煌的中国》农业馆展出,亮相首都北京;省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开篇序章《黄茶迎客来》,岳阳黄茶作为岳阳元素闪亮登场;上线岳阳黄茶官方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上刊《岳阳旅游》杂志。2024年,出版发行《中国茶全书·湖南岳阳卷》。2025年,“大美江湖·天下岳阳”2025岳阳文旅推介会上,君山银针作为岳阳非遗文化的重要代表和文旅IP,通过多种形式得到了重点展示和推广。

  茶事活动精彩不断。从2020年起,连续举办岳阳黄茶制茶师大赛;成功举行岳阳黄茶保健功效发布暨“岳阳茗片”新品推介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大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刘仲华权威发布岳阳黄茶具有“降糖、润肺、养颜、养胃”等保健功效;举行2022年度岳阳名优茶评比活动;联合承办“九狮寨杯”中国黄茶斗茶大赛;连续3年举办“5·21”国际茶日岳阳黄茶推介系列活动;开展毛泽东主席饮用临湘茶及湖南民歌“挑担茶叶上北京”史实专题调研工作;联合举办“君品君山”2024岳阳茶博会暨大美岳阳绿色食品博览会等茶事活动;组织我市茶叶龙头企业抱团参加北京、呼和浩特、杭州、成都、哈尔滨等省内外大型茶业专业展会,举办专场推介会,整体展示岳阳黄茶形象,助力岳阳黄茶走出岳阳、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四、创新营销模式,提升竞争能力

  组合多种方式,带领茶企积极开展黄茶营销。一是集中力量,做实做优黄茶“进机关、进茶馆、进万家、进校园、进景区”等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时以岳阳职院、湘北女校等本地学院为试点单位,传播“茶为国饮”的理念,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强化中国黄茶之乡浓厚的茶文化及饮茶氛围。二是创新发展,全力推进“十个一”品牌建设样板工程,带动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为我市培育国家级茶业龙头企业奠定基础。三是精准发力,做好岳阳黄茶体验店、门头店创建,在市中心城区开设岳阳黄茶体验店、门头店39家,统一形象设计和装修标准,统一培训茶艺师,带头讲好岳阳黄茶故事,冲泡优质黄茶,为顾客提供标准化服务,提高岳阳黄茶展陈与推广能力。

  五、完善标准体系,提高科技支撑

  为提升“君山银针·岳阳黄茶”科技支撑力度,我市积极与院士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先后成立岳阳市国茗黄茶研究院、岳阳市茶叶学会、市农科院茶叶研究中心等,其中国茗黄茶研究院以刘仲华院士、肖力争教授任名誉院长,包小村研究员任院长,共同开展黄茶新品、加工标准、保健功效等研究,从技术层面解决关键性难题,合力推动岳阳黄茶产业协同发展。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先后修订和完善了地方标准2项、制订发布团体标准7项。

  六、加大人才培养,夯实人才根基

  一是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联合岳阳职教集团、岳阳职院开展2023岳阳市首届“文平杯”大中专学生茶艺竞赛、岳阳市2024大中专学生茶艺暨“茶故事”新媒体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举办岳阳市茶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班、全国首届高级茶叶审评师资培训班、2024年岳阳黄茶加工审评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开展茶文化专题讲座10期,进一步强化茶叶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助力岳阳黄茶品质提升。二是加强人才遴选。推选出卢明德、王岳师、李方爱、陈小香、谢立新以及陈玥嘉等一批“国茶人物·制茶大师/制茶能手”,高孝祖、易琼辉、卢明德、刘强等一批省级非遗传承人,徐光宙、杨亚、王岳师、陈玥嘉、陈正时等一批巴陵工匠以及禹双双、张潇丹等岳阳小荷人才,为岳阳市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七、推进文旅融合,产业延链升级

  以君山茶场为核心,构建“一核多点”茶文化展示体系。在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2号楼成功打造君山区“非遗”创想空间与展示体验项目,将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示、传播、体验与经营活动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生活”形态,有非遗、有书籍、有茶香、有雅室,打造高文化氛围、高体验感、高情绪价值的全新非遗生活美学空间。坚持茶园建设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改建了一批代表岳阳黄茶形象的生态景观茶园,推选出了一批“魅力茶乡”和“最美茶园”,进一步发掘茶园旅游功能,延伸茶叶产业链,促进传统茶叶产业焕发新活力。加快南湖新区茶韵小镇建设,启动了茶博城扩建与“岳阳黄茶公园”项目;君山黄茶产业园获“全国农业创业园区”称号;岳阳县黄沙街茶香小镇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和省级研学基地;“平江红色文化茶旅2日1晚游”获评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九狮寨整合本土“红、黄、蓝”资源开发黄茶研学实践教育项目,并于2022年获评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佳茶旅融合标杆企业”;临湘白石茶园获评2022年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佳茶旅融合特色景区”。

  目前,《岳阳市君山银针茶保护条例》已列入岳阳市人民政府2025年立法计划,并已进入调研咨询阶段,准备开展起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条例》制定为契机,重点围绕龙头打造、产业发展、商标注册、标准梳理、品牌管理、市场拓展、争资争项等方面发力。

  一是打造君山银针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国家级龙头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实施全市场化运营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工设备,建设高标准生产线,不断提升稳定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推进君山银针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茶企发展,壮大一批君山银针骨干企业,建立君山银针产业发展联盟,形成君山银针集群发展格局,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

  二是全力争取君山银针商标注册。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协调推进君山银针商标注册。

  三是完善君山银针系列标准。对现有标准进行梳理完善,市市监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联合制订申报《湖南省地方标准·岳阳黄茶·君山银针》。

  四是加强君山银针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严格落实公共品牌的申请、受理、审核、授权等相关流程,加强监督管理和市场规范。

  五是建设君山银针标准化基地。建设中国黄茶(君山银针)种质资源圃,打造君山岛上百亩母本园(非遗体验中心),强化千亩生态茶旅核心基地,完善万亩示范片和全市十万亩辐射区,为做大做强君山银针奠定基础。

  六是统筹做好君山银针品牌宣传顶层设计。以君山银针世界非遗保护、传承为切入点,打造君山银针·世界非遗博物馆、非遗体验中心;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品牌故事;借力央媒、省媒、自媒和各类专栏节目、大型茶事活动,全方位加强君山银针品牌宣传,扩大君山银针品牌影响力。

  七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强部门联动和信息沟通,加大对君山银针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引导中央、省农业现代产业园、特色产业园、产业集群建设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向茶产业倾斜,重点支持君山银针品种培育、品质提升、标准建设、工艺优化、品牌打造。

  岳阳市人民政府

  2025年6月4日

  联系单位:岳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张菊梅  189740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