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政字〔2025〕2号 A类 同意公开
省体育局:
钟高明委员提出的《打造岳阳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助力湖南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收悉。现将我市意见函告如下,并请答复委员:
一、统筹规划布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我市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2024年10月8日,省委常委、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调研体育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拓展体育旅游业态,壮大体育经营主体。市长李挚、分管副市长张世愚等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园建设、赴省体育局对接招商引资工作,将其作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链延链补链的重要一环重点推进。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岳发〔2024〕6号)、《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和全民健身有机融合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岳政办发〔2025〕7号)和《岳阳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3—2035年)》等文件,逐步构建起“一核引领、两园协同、三带联动”发展架构。华容县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园一期纺织片区占地198亩,重点招引功能性面料企业;鞋服器材片区占地398.7亩,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于2025年4月竣工。临湘钓具入选首批全国消费名品名单,相关产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石化企业与体育用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创新平台,促进双方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技术成果的广泛转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湖南石化与安踏联合实验室的研发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持续深化双方合作。加大对TPU、EVA等材料研发生产的支持力度,推动实验室扩大SEBS弹性体在鞋材中的应用范围。加强校企合作,联合高校开展技术攻关项目,针对体育用品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重点突破。设立7000万元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补资金池,发放贷款11.23亿元,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2024年全市文体用品制造高新技术企业达31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获省科技进步奖7项,攻克关键技术难题10项,组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1家,院士工作站5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80项。
三、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岳阳市关于进一步减负降本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岳阳新名片。围绕岳阳“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紧扣县市区“一主一特”产业定位,由市级负责同志牵头组建9个重点产业招商专班,打造“投资岳阳”活动矩阵。充分发挥乡友、校友、商友资源优势,深化“以商引商”,依托现有湘商企业资源网络,搭建体育产业联盟,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基层延伸,全市已建立“七个有”标准化乡镇(街道)商会126家,实现9个行政区乡街商会全覆盖。2024年举办企业家沙龙151期,更新知名寓外乡友名录库6850人,新注册“岳商”企业131家,“岳商回归”项目实际到位资金685.84亿元、排名全省第3位。支持湖南优冠体育材料有限公司、湖南省池海浮标钓具有限公司等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累计争取扶持资金超千万元。举办岳阳马拉松、智峰山滑翔伞赛事等高端活动,以赛事经济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文旅消费超10亿元。
四、深化产业融合,释放协同发展动能。依托石化产业优势,发展高性能纤维材料,填补化纤纺空白,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型。推进南京苏美达、赐新鞋业等项目落地,争取引入安踏、特步等头部企业。打造“最美江湖岸线”君山马拉松跑道、平江和汨罗的潇湘健身步道、市区环南湖三圈、平江猎玩小镇、汨罗智峰山滑翔伞营地等体育旅游线路,结合岳阳特色景点,丰富体验内容,延长留驻时间,让体育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留量”。借助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推动体育制造业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擦亮城市名片。
下一步,我市将锚定“三高四新”战略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集群为载体,聚焦打造岳阳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全力打造全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地,为湖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贡献岳阳力量。
岳阳市人民政府
2025年5月7日
联系单位:岳阳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李缘 018692165188